植物生長調節劑(PlantGrowthRegulators,PGRs)是一類可以影響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化學物質。這些物質可以在植物內部或外部產生,通過調節植物的新陳代謝、細胞分裂和擴增,以及植物生理過程的調節來影響植物的生長。在現代農業中,植物生長調節劑已經成為了重要的工具,在提高作物產量、品質、抗逆性等方面有很大的應用前景。
植物生長調節劑按照其來源和作用方式可分為天然生長素和合成生長素兩類。其中天然生長素包括赤霉素、生長素、脫落酸等,它們可以在植物體內自然產生,并且對植物生長發育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而合成生長素則是人工制造的化學物質,如乙烯、吲哚乙酸等,它們可以模仿天然生長素的作用機理,通過影響植物生長生理過程來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同的植物生長調節劑有著不同的作用對象和方式,因此需要根據具體作物的需求來選擇適合的植物生長調節劑。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優勢:
1、作用面廣,應用領域多。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適用于幾乎包含了種植業中的所有高等和低等植物,如大田作物、蔬菜、果樹、花卉、林木、海帶、紫菜、食用菌等,并通過調控植物的光合、呼吸、物質吸收與運轉,信號傳導、氣孔開閉、滲透調節、蒸騰等生理過程的調節而控制植物的生長和發育,改善植物與環境的互作關系,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提高作物的產量,改進農產品品質,使作物農藝性狀表達按人們所需求的方向發展。
2、用量小、速度快、效益高、殘毒少,大部分作物一季只需按規定時間噴用一次。
3、可對植物的外部性狀與內部生理過程進行雙調控。
4、針對性強,專業性強。可解決一些其它手段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形成無籽果實、防治大風、控制株型、促進插條生根、果實成熟和著色、抑制腋芽生長、促進棉葉脫落。
5、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效果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達到佳。氣候條件、施藥時間、用藥量、施藥方法、施藥部位以及作物本身的吸收、運轉、整合和代謝等都將影響到其作用效果。